牛虱病是如何发生的?
该病是由寄生在牛皮肤的虱子引起的一种皮肤寄生虫病。病原包括牛血虱、牛管虱等,虽然它们的形态有所不同,但一生都经过卵、幼虫、若虫、成虫等发育阶段。雌虱一昼夜产卵1-4个,附在毛根上,经14天孵化为幼虫,幼虫经几次蜕皮,就从若虫变为成虫。雌、雄成虱子交配完后,雄虱就死掉,雌虱产卵能持续14-21天,产完卵也死亡。本病在我国分布很广,在东北、西北、内蒙古等地农村牧区多见。虱子的传播主要靠直接接触,有时梳刷工具能引起间接传播。牛虱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,但主要在冬、春、秋三季多发。
牛虱病有何临床表现,怎样防治?
除了虱卵外,其他发育阶段的虱子都吸血,每天吸血两三次,每次吸血0.1-0.2毫升,持续5-30分钟。大量虱子的寄生,使牛发生贫血、消瘦,虱子叮咬,可引起皮肤瘙痒,进而影响牛的休息、睡眠、食欲,对犊牛的影响更大。此外,虱子还可传播其他疾病,所以灭虱很重要。常用的灭虱药有菊酯类和有机磷类,如溴氰菊酯(敌杀死),配成0.005%-0.008%的水溶液涂擦患部;氰戊菊酯(速灭杀丁),用0.1%的乳剂喷牛的体表;敌百虫,配成0.5%-1%的水溶液来涂擦患部;敌敌畏,配成1%的水溶液喷在牛的毛上,不要弄湿皮肤,一头牛一天不要超过60毫升。此外,倍硫磷、蝇毒磷等也有很好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