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断奶指生后4~8周内对犊牛实施断奶。由于4~8周龄犊牛 的瘤胃发酵精、粗饲料的能力及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的组成和比例与成年牛相似,只要日采 食犊牛料达1千克以上,上半年出生的约6周、下半年出生的约8周即可实施断奶。虽然早期 断奶使犊牛哺乳期缩短,但在早期补食的辅助下,促进了犊牛瘤胃及消化道的发育,减少 了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,减轻了泌乳母牛的泌乳负担。
犊牛生后1周可训练采食代乳料,2周开始投入优质干草任其自由采食。代乳料组成:玉米40%、豆饼20%~30%、燕麦5%~10%、鱼粉5%~10%、蜜糖4%、苜蓿草粉3%、 油脂5%~10%、维生素和无机盐2%~3%,混匀成粉状或颗粒状,诱导犊牛早开食。同时调教犊牛饮水,供给犊牛充足的清洁饮水,一般犊牛每日需水量为采食干物质量的6~7 倍,但哺乳期饮水每日不能超过500~1000毫升,以免加重肾脏负担,并形成垂腹。在犊 牛的管理工作中还应保证犊牛有充足的运动和户外活动,以接受阳光照射。环境要清洁、 下燥,定时消毒。坚持每日刷拭牛体。
肉牛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模式
这种模式适于广大农区。原有条件较好的规模养殖基础,广大农民养牛积极性高, 组织一个或多个肉牛肥育和屠宰企业为龙头,联合农户实行贸工农一体化,产加销一条龙,形成“市场牵龙头,龙头带基地,基地连农户”的经营格局。各生产经营者之间以经济合同为纽带,以保证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的稳定利益关系,形成稳定的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的共同体。
这种模式虽然一个投资单元饲养数量少,但以村为单位实行统一规划、统一建场、统一技术服务、统一防疫、统一组织销售,实行集体组织、统一服务、分别投资、自主经营,把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主动性较好地结合起来,既便于先进技术的传播应用,又避免了集资难、风险大、管理费用高等集体办场的弊端,同时便于乡村规划,减少环境污染。